南方日报、南方+“专精特新”专题聚焦中国产业链创新力量,中佳集团作为联合出品方,持续关注中小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的突破性实践,深度解码专精特新企业如何以创新之力撬动产业升级。本期以汽车智造数字化服务行业为例,解析企业如何在巨头环伺的产业生态中,通过"小切口、深服务"的精准定位,以数据智能重构传统生产流程,在产业夹缝中开辟出增长率超76%的突围之路。


成为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需要多长时间?迈威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3年时间。

这家成立于2021年11月的企业,深耕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赛道。在这个高度竞争的赛道中,打入国内头部汽车主机厂成为供应商,2024年营收达到1.9亿元,近两年业务增长率达76.89%。

“对高速运转的汽车生产线来说,一边是换一个螺丝钉都难,另一边却要进行数字化创新,难度就好比高空踩平衡木一样。”迈威科技副总裁孙玉新说。

从数据痛点切入

在汽车行业数字化服务市场,一方面,大型系统集成商在资源、规模上有优势,互联网巨头在技术创新上有领先,另一方面,各类创新型科技公司在细分技术领域又不断涌现,竞争高度激烈。

如果简单采取“降价竞争”或“全面模仿”策略,中小企业很难生存。

“我们没有一开始就铺开全产业链服务,而是选择从客户最迫切的数据服务、混合云建设等方面入手。”孙玉新说,先用成功案例说话,在解决问题中建立专业信任,再逐步拓展服务范围,这正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生存之道。

数据是企业面临的痛点。传统汽车工厂每年都在改进生产,经年累月沉淀了非常多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不同车厂在数字化把控上也不尽相同,相比新势力更愿意自己掌控IT和数字化建设,并将其视为车企的“灵魂”,以某合资品牌为例,其IT团队只有70多人,同时面对几百个系统、上万个数据表格,因而会将大量工作分包。

孙玉新举例说,某个品牌在4S店维修后,会出具相应的技术报告书,而到了车企一端,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故障报告。

“我们发现,一家车企分配了8个人,核心工作是将收到的技术报告书分门别类,一年有好几万条数据,但谁的人脑子记得起这么多?”孙玉新说。

但即便分类有错,也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无非就是造成多点浪费。现在,迈威科技的一个工作,就是把过去的工作重新做一遍,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清洗,机器学习一秒钟就可以分完。”孙玉新说。

同样,生产线的图片识别也都是借助AI完成,这就需要与客户一条一条“对”数据。

其实,最难的正是教会机器“从0到1”学习的过程。“对数据的分析才是真正的门槛,汽车业务链条非常长,你得梳理清楚某个数据的前因后果,也非常有挑战。”孙玉新说。

寻求可接受的方法论

发现问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数字化转型关乎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在真实情况下,哪怕帮客户做一个很微小的调整,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直以来,合资品牌一大口碑是“精益生产”,从企业生产经营角度,将每一个流程标准化,这就是SOP(标准作业程序)。但矛盾的是,SOP越完善,创新能力实际上就越下降。

“后果就是,上下两个工序之间,大家都习惯了接受指令并按照一套标准来执行。”孙玉新举例说,就像流水线作业,一个扳手提高到什么位置,什么角度钣上去,多大力度,无不事无巨细地形成了精密的标准指令。但当要做一个新产品或者新流程时,所有人都在等指令,“指令在哪,标准在哪,所有人都眼巴巴等着,这实际上是与创新相违背的”。

然而,汽车行业瞬息万变,迈威必须寻找让各方能接受的数字化方法论推动业务落地,从一个小场景到一个大的业务线,逐步迭代。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要做到“陪着客户一起走”,处理这些数据过程中,过去的业务流程是什么,涉及哪些角色,如何画流程图,数字化架构是怎样的,都要重新梳理。

在迈威,除了职能部门,业务一线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驻厂,在各个客户的业务现场。只有贴近现场,才能读懂客户需求。

有时候,迈威灵活的部署也让客户眼前一亮。“当外部有新的技术时,比如DeepSeek的出现,我们在除夕当天就给车企部署上了。”孙玉新说,现在,迈威在与客户的默契合作中,所推出的服务能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想法,相互间离不开。

“夹缝中”的定位生存

目前,迈威搭建的汽车智造数字化运营平台,通过智能排产和运营优化算法实现营销、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帮助汽车企业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打破了传统汽车行业营销与生产的数据壁垒。

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处理,帮助客户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和供应链的优化。同时结合汽车制造行业的特点,开发了专门针对汽车生产数据特征的预测模型和可视化能力,使数据分析由“事后诊断”向“事前预判”转变。

例如,开发的供应链风险分析系统,能提前12-24小时预判可能出现的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风险,并自动提供多种应对方案,帮助客户降低了约15%的采购成本和30%的库存积压。

随时捕捉客户的需求,迈威科技近两年业务增长率达76.89%。孙玉新总结自己的生存法:夹缝中的精准定位与深度服务。

迈威始终坚持“小而美”的精准定位。孙玉新说,不与大型咨询、集成公司全面竞争,而是打造“技术+业务”的差异化优势,能快速将业务需求转化为可实施的技术方案,这是大公司难以达到的灵活度和效率。

“专注一米宽、深挖百米深”,迈威从“深”处着眼,深入研究汽车行业特定场景的痛点,如数据孤岛、系统割裂、流程脱节等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汽车智造数字化运营平台,就是通过深度理解生产、物流、质量和供应链管理痛点,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有了足够深的技术,迈威今年的一个战略方向目标是沿着汽车厂商辐射上下游,例如汽车厂商对上下游有着非常严格的管控,这也为新的市场提供了空间。

作为初创公司,迈威还“借力打力”,借助生态合作增强实力。孙玉新说,作为中小企业,迈威与云厂商、硬件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服务生态,弥补了中小企业资源不足的短板。

“我们不是简单地逃避竞争,而是选择差异化的竞争方向,将有限资源投入到能够形成独特优势的领域。”孙玉新说,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产业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必由之路。

【点评】

1744102280536.png

中佳知识产权服务集团特约顾问、广州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入库专家张帅旗:

迈威科技精准切入汽车智造数据服务痛点,通过技术融合业务场景,以知识产权协同创新破解行业痛点,实现传统车企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其差异化竞争路径与实效落地能力,为专精特新企业树立了“小切口、深服务”的创新标杆。

广州大学社科处处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延平:

迈威企业实现了汽车产业链上数字化转型服务环节的精准“卡位”。敏锐搜寻及预判客户企业的重要业务场景,“陪着客户一起走”,开辟了一个极具借鉴意义的生态开放合作模式。专精特新企业的生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坚持业务“小而美”,如坚定的汽车行业大客户服务对象策略,又如聚焦性打造“技术+业务”的差异化优势,再如集中辐射服务汽车厂商上下游特定场景。

【企业档案】

迈威成立于2021年11月,创始团队大多来自IT行业知名企业的高管团队,团队已有100+人员,其中技术团队和咨询团队占比超过80%,公司以“聚焦汽车行业大客户、精益管理的学习型组织、差异化、用户至上”企业战略,构筑“成为国内领先的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践行者”企业愿景。


1739601348573.png

中佳集团是一家集知识产权服务、产业政策咨询、体系认证咨询于一体的企业综合服务集团。在知识产权行业服务15年期间,中佳集团共获得超30项国家级荣誉,200项企业级资质,获授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TISC工作站,海外知产纠纷指导中心合作机构等资质荣誉秉承“助力民族品牌崛起”的核心价值愿景,中佳集团布局全国13个城市,深耕并服务30多个行业,涵盖网络通信、计算机、电子仪器、机械制造、化工、生物医药等,累计服务企业数量超10万家,其中包含超8000家规上企业,约1900家专精特新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超70家,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行前列。

了解更多,可点击: https://www.zhongjiajt.com/

上一篇 中佳视角 | 保持定力应对不确定性,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应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定海神针
下一篇 中佳在行动|受邀省知产局官方培训,解读商标战略赋能荆楚品牌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中佳集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