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广州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向外界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未来三年,广州将倾注资源,全力打造一支掌握独门绝技、勇立创新潮头的“专精特新”企业军团。风口已至,如何乘风破浪,抓住这波历史性的机遇?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读这份《行动方案》,并为各位企业家朋友划出重点,理清思路。

(请注意:目前发布的是征求意见稿,最终政策以正式发布为准。但其核心方向和力度已清晰可见,值得所有企业提前关注和布局。)

广州“三年攻坚”有哪些硬核干货?

本次活动不仅为郑州增添了生态福祉,更搭建起专精特新企业与政府资源互通的高效平台。

告别零散扶持,广州这次拿出了系统性的“组合拳”。细读《行动方案》,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条为主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高速成长通道”。

1. 梯度培育再升级:从“潜力股”到“小巨人”的全程护航

《行动方案》给出了清晰的路径图,广州将构建更完善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这意味着,无论你的企业是刚刚崭露头角的“潜力股”,还是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准小巨人”,都能在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精准的政策滴灌。

2. “真金白银”加码:资金活水精准流向

缺钱,是许多中小企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行动方案》直面痛点,明确提出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虽然具体数额待正式文件公布,但可以预见,将有专项资金池、融资担保增信、贷款贴息、股权投资引导等多重工具箱,为“专精特新”企业注入宝贵的资金活水。

3. 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装备“最强大脑”

在数字经济时代,不拥抱数字化,就可能被淘汰。《行动方案》将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摆在突出位置。广州将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鼓励应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创新商业模式。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针对性的补贴、服务和平台资源,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数字化门槛,从“制造”迈向“智造”,装上发展的“最强大脑”。

4. 创新生态再优化:让人才、技术、市场高效协同

“专精特新”的核心在于“专”和“新”。《行动方案》深谙此道,着力优化创新生态。

▪ 产学研协同: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结对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 人才引育: 完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掌握关键技术的高端人才和高技能工匠。

▪ 知识产权护航: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让企业的创新成果“高枕无忧”。

▪ 市场开拓: 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展会、融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拓展发展空间,打响“广州智造”品牌。

这套“组合拳”旨在为企业营造一个“雨林式”的创新生态,让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要素高效流动、互相激发。

企业如何接住这波政策红利?

政策的春风已经吹来,企业如何精准“接招”,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

1、精准对标,提前自查

对照《行动方案》认定标准,评估企业梯队位置,量化核心指标差距,明确3-5项重点提升方向,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2、战略布局,主动求变

紧跟政策导向,重点布局数字化转型(研发/生产/管理/营销全链条)、产业链协同(对接上下游龙头)、创新驱动(突破核心技术),提前布局,才能抢占先机。

3、吃透政策,用好资源

关注工信部门申报指南,掌握资金补贴申请规则与节点,主动对接多方机构获取政策资讯与专业指导。主动对接政府部门、专业服务机构等,获取最新的政策信息和专业的指导。不要让好政策“沉睡”在文件里。

4、苦练内功,持续创新

政策是外部推力,企业自身的“内功”才是根本。无论政策如何变化,“专精特新”的本质不会改变。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筑牢企业发展根基。

广州,这座务实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三年攻坚”的决心,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铺设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这不仅关乎广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关乎每一家有志于在细分领域深耕、追求卓越的企业的前途命运。

未来三年,是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对于那些有准备、有决心、有行动的企业家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可以大展拳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代。

你,准备好了吗?

上一篇 USPTO突发政策调整!2025年4月起外观专利加速审查暂停,企业如何应对?
下一篇 知产周·中佳全国行|郑州站:筑基“一带一路”知产防线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中佳集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