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座谈会背后的时代信号
在2025年2月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释放了强烈信号:民营经济不仅要“安心谋发展”,更要“胸怀报国志”,在硬科技、新能源、农业现代化等国家战略领域“大显身手”。这一表态不仅延续了2018年座谈会“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基调,更将支持力度推向纵深——从制度保障到资源倾斜,从破除壁垒到主动赋能,民营经济的角色正从“重要力量”升级为“关键引擎”。
政策深水区:从“破壁”到“赋能”的三大升级
1. 融资机制重构:从“输血”到“造血”
金融机构考核机制改革、中小企业融资“白名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等政策密集出台,标志着融资支持从短期纾困转向长效赋能。以贵州为例,作为国家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省份,试点一年已实现质押贷款5280万元,有效盘活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另外,江苏省自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以来,相关创新主体已实现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20笔,累计金额达2.91亿元。而企业需重点关注绿色金融、科创专项贷款等工具,申报时正逐步强化技术专利储备与碳足迹管理能力。
2. 竞争壁垒破除:从“玻璃门”到“黄金赛道”
基础设施、能源、数据新基建等领域向民企开放提速,招标评分中“技术创新”权重提升至30%。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解决方案,成功在招标中脱颖而出,成为头部企业供应商。这意味着企业正随技术发展趋势调整竞标策略,突出技术迭代与差异化解决方案能力,而非依赖规模优势。
3. 政商关系进化: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
地方政府考核纳入民企服务成效,推动政策供给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福建省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包括加码奖补企业研发投入、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等,为企业提供了精准的政策支持。企业正有更多常态化政策对接机制,通过工商联、行业协会等渠道参与政策制定反馈,获取定制化支持。
民企发展的三大确定性趋势
1. 数智化转型:从“辅助工具”到“核心基建”
政策资源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领域倾斜,企业需构建“业务-数据-算法”闭环。优先布局供应链协同、智能运维等高频场景,借力政府提供的免费“智改数转”诊断服务。
2. 绿色经济:从“合规成本”到“价值引擎”
“双碳”目标催生绿色技术、碳资产管理等新赛道。企业应加快环保技改,参与“绿色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计划,将碳足迹管理纳入核心战略,抢占绿色金融、低碳订单的先发优势。首航高科通过光热发电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了节能减排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预计未来企业将加快环保技改,参与“绿色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计划,将碳足迹管理纳入核心战略,抢占绿色金融、低碳订单的先发优势。
民企战略升级的四大抓手
1. 政策导航:锁定“靶向赛道”
• 抓准窗口期:紧盯国家产业目录与地方专项规划交叉领域(如新能源、智能装备),提前布局政策倾斜赛道。
• 工具赋能:用活“企业码”“政策计算器”等智能平台,一键匹配可申报的税收优惠、技改补贴。
2. 智能合规:用数字工具降本增效
• AI风控系统:接入市场监管总局“合规一网通”平台,实时监控47项风险指标,规避招投标“黑名单”。
• 数据资产化:参与地方数据交易试点,将生产、能耗数据脱敏交易,开辟新收入源。
3. 轻量化出海:借势全球化2.0
• 生态链突围:加入“链主企业生态圈”,共享国际认证资源(如华为供应链免审机制)。
• 离岸创新:利用海南自贸港等政策,设立海外研发飞地,同步享受国内外双补贴。
4. 生态共建: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 组建产业联盟:联合上下游申报“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企业规模限制。
• ESG价值绑定:将乡村振兴、低碳项目嵌入主业(如光伏企业“光牧互补”电站),获取低价资源与政策加分。
民营经济的黄金年代,属于“长期主义者”
从2018年的“定心丸”到2025年的“报国志”,民营经济的政策红利已从“保生存”升级为“促飞跃”。那些将主业深耕与国家战略对齐、用创新破解行业痛点、以开放姿态整合资源的企业,必将成为新时代的赢家。
正如座谈会上那句铿锵之言:“民营经济不仅要走向广阔舞台,更要成为舞台的搭建者。”在数智化转型、绿色经济和全球化2.0的浪潮中,民营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那些敢于创新、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必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放异彩。此刻,你准备好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引领民营经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了吗?
中佳集团是一家集知识产权服务、产业政策咨询、体系认证咨询于一体的企业综合服务集团。在知识产权行业服务15年期间,中佳集团共获得超30项国家级荣誉,200项企业级资质,获授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TISC工作站,海外知产纠纷指导中心合作机构等资质荣誉。秉承“助力民族品牌崛起”的核心价值愿景,中佳集团布局全国13个城市,深耕并服务30多个行业,涵盖网络通信、计算机、电子仪器、机械制造、化工、生物医药等,累计服务企业数量超10万家,其中包含超8000家规上企业,约1900家专精特新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超70家,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行前列。
了解更多,可点击: https://www.zhongjiajt.com/